登录学习平台



-> 当前位置: 笃学首页 >> 学员天地 >> 正文

顾国盛: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2013年3月)

我通过学习加强社会建设,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在线视频资料,感触很深。

学习材料中提到的一系列民生问题,如居民住房、收入投资股市等现实真是谈的非常透彻,我在看完视频后又上网学习了相关知识,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老百姓的民生方面真是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实现了全人类最难解决的一些难题。

民生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社会福利实现的状况。所谓民生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的成员,如何从政府、市场和社会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民生从整体上得到显著改善的同时,民生领域内的结构性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中国对民生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吃饭问题拓展到诸如收入、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领域。收入是民生之源。随着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连年大幅提高。

这些社会现实真是进步很大,依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老百姓生活得到日益改善。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中国社会总体上已经达到从小康到宽裕的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较大困难,大学毕业生初职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下降。通过各级党委正确领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几年也提高了很多,学生心态也日趋成熟,社会更加稳定,整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红红火火,中国共产党在老百姓心目中,真正的是为每个老百姓着想,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深入人心。

由此联想到我校要逐步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1、开展学科竞赛, 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学科竞赛一方面对学校的教学具有检验、反馈作用; 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水平的提高, 使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贯穿培养学生综合考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与素质的培养不言而喻, 也有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等非智力素质的提高。学校以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84个校内实践基地, 组织开展多项学科竞赛, 并以竞赛为辐射点, 全面展开科研训练、学术交流、科技发明和创新性实验活动。学校每年投入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经费超过100万元, 德国红点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科技活动月等已成为学校科技实践活动的品牌。在2012 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获一等奖1项, 二等奖5项。

2、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走出去战略的战略目标而制定的。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紧迫要求,培养一大批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作为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目前我校已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制药工程等6个本科试点专业以及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纺织工程、机械工程、制药工程等5个相应的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建设获批了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平台和教学平台,通过整合现有资源,调整培养方案,确立了多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同时以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为龙头建立并推进落实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参与卓越计划学生在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同时进一步提升学校与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遵循理论实践结合, 课内课外结合, 以教育引导人, 实践锻炼人, 环境熏陶人, 机制激励人的理念, 依照创新以人为本, 创新之根在实践, 创新因交流而迸发的规律, 我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 形成了以 基础课程+ 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基础, 以各类实习、训、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 论文) 等实践环节为抓手, 以多层次创新性实验项目体系为示范, 以学科竞赛等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为孵化器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创新教育文化。

上一条:陈勇:江南大学博士后工作的现状和思考(2013年11月)
下一条:陈志宏:十八大精神及新党章学习心得体会(2013年1月)

   作者: 时间:2013-03-27 21:26:39 浏览次数:

[收藏][打印] [关闭] [顶部返回]